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坪林金瓜寮觀魚蕨類步道之旅(一)

民國90年坪林茶鄉生態節活動中,當時台北縣長蘇貞昌看著北勢溪中閃閃發亮的魚群,像是水中的螢火蟲,並將此護漁成果譽為「坪林人的驕傲」,從此坪林「水中螢火蟲」的盛名響譽全國。坪林區民從小在溪邊長大,抓魚更是日常生活三餐的一部份,如今全區居民竟然能夠取得共識,一致同意封溪護漁,並且找以往最喜歡釣魚抓魚的居民幫忙,由他們來當護漁隊員。現在北勢溪和金瓜寮溪充滿生機,清澈溪水中不時見到閃閃銀光的魚群,坪林的愛溪封溪行動,得到大自然的聆聽與回應,提醒著對大自然的尊重,也等於護衛了台北居民純淨的水源。


今日行程
捷運新店站→公車坪林國中站→公車蕨類步道站金瓜寮觀魚蕨類步道→公車坪林國中站→水柳腳形象商圈→大頭素食(文山茶園附設餐廳)→排樓→坪林親水吊橋→北勢溪觀魚步道→坪林舊橋→坪林老街→保坪宮→百年三合院石頭屋→坪林國小(台灣油杉)→水柳角68→公車坪林站

金瓜寮溪九芎根山自然景觀步道導覽圖
觀魚蕨類步道位在金瓜寮自行車道旁,步道可分為二段。第一段位置從標示旁樓梯直下,通到溪旁的步道就趨於平緩,因為金瓜寮溪兩岸山勢高聳、水氣不容易散去,就成為蕨類生長的絕佳地點,所以步道全程都是蕨類植物,以及清澈的溪谷倒映著青山綠樹,伴著潺潺流水聲及蟲鳴鳥叫。第一段步道大約半個小時腳程,往第二段前有一段岔路通往觀魚景觀台,這段階梯全是筆筒樹舖成,周圍有更多的蕨類,據說整條步道共有二百多種蕨類。第二段步道大約一公里左右,但這段步道的設施較為完善,自然景觀也比第一段更優美,步道依然隨著金瓜寮溪而行,但植物種類就更多元,有杉木、竹子、成群的野薑花,當然還有蕨類。如果時間及體力都足的話,建議走全程,如不想太累,建議走第二段,涼爽舒適的步道有多處階梯可下至溪畔。金瓜寮溪蕨類步道(4.49公里, 2小時-親子)蕨類步道是坪林著名的一條綠色休閒路線,步道沿著金瓜寮溪岸,以溪流景觀及蕨類生態著稱,景色美且路況好,雖然平緩好走,但為傳統泥土路徑,臨溪又無護欄,路段貼近溪壑時;行走須多注意。

捷運新店站搭乘公車綠12或公車923到坪林下車,然後在坪林國中站轉搭乘新北市新巴士免費接駁車F722金瓜寮線或F723大林線,之後在公車蕨類步道站下車
公車蕨類步道站旁邊就是觀魚景觀台(第一段步道和第二段步道的中間)觀魚景觀台有幅第一段步道的地圖
觀魚蕨類步道第一段步道地圖
觀魚景觀台
觀魚景觀台
觀魚景觀台
觀魚景觀台旁的景觀






搭乘新巴士接駁車F722金瓜寮線或F723大林線,在公車蕨類步道站下車,可以直達觀魚蕨類步道第二段步道入口
第二段步道入口就在公車站牌旁邊
金瓜寮觀魚蕨類步道第二段步道入口
森林底層
闊葉林區約處在海拔500~2000公尺的山區,氣候溫暖,溼度高,土壤肥沃,植物茂盛,主要組成是落葉樹與常綠闊葉澍。台灣闊葉林之森林層次要比典型溫帶林複雜,充滿了各式各樣植物,昆蟲鳥類在比例上也較多,蝴蝶景觀是台灣闊葉林的重要生態特色,鳥類如白耳畫眉、深山竹雞、小鶯等。森林底層落葉堆積得厚,溼度溫度適合蕈類生長。森林除了有眾多喬木、權木、藤蔓、蕨類、草本植物和蕈類外,還棲息著各種野生動物,如石龍子與蛇溪類,是一個生態體系非常豐富的地方,也對台灣在防洪、涵養水源等功能上極其重要,可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摺曲地形 
原來沉積為水平的岩層,因地殼變動,岩石受到推擠發生傾斜或呈波浪形狀的彎曲,此現象稱為摺曲或摺皺。經過摺皺後的岩層呈現向上拱,愈到褶皺中心,其地層年代愈老者稱為背斜。
 金瓜寮觀魚蕨類步道,溪流旁的岩石為摺曲地形 
第二段步道大約一公里左右,自然景觀也比第一段更優美
猴橋
猴橋是猴子覓食所經過的木橋





觀魚蕨類步道







來到斷層瀑布

斷層瀑布是地震時地層變化造成的產物,因地層隆起,造成溪道高低差









愛在坪林大自然博物館裡(本文節錄自坪林鄉公所出版之坪林遊記一書中)
北勢溪封溪護漁政策之所以可以成功,最重要是金瓜寮溪全體區民之主動跟進。92年為了推動金瓜寮溪的封溪護漁,當時鄉長梁金生還特別安排了鄉民遠赴阿里山鄉,實地考察達娜依谷的原住民,看看人家是如何全村封溪護漁。在考察之後,全村又是動員、又是組織,大伙兒任務分派,分工合作,保護溪水,人人有責。爾後,金瓜寮溪村民的封溪護漁行動,是全面的、是全溪的,它的效果自然也是明顯的。封溪護漁,其實以前也都有人做過,就拿隔壁鄉的烏來而言,只是沒有堅持到底未能成功。很多區民從小在溪邊長大,溪流就像自家庭園的一部份,抓魚更是日常生活三餐的一部份,也有捕抓溪魚溪蝦為主要收入的,如今全區竟然能夠取得共識,一致同意封溪護漁,梁金生覺得是一件不簡單的事。除了找當地派出所警察協助,更重要的找以往最喜歡釣魚抓魚的區民幫忙,由他們來當護漁隊員,因為他們最知道如何防患未然。一年後,台北縣政府委託的魚類資源調查,區段內每平方公尺魚群量更在50尾以上。民國90年坪林茶鄉生態節活動中,台北縣長蘇貞昌看著北勢溪中閃閃發亮的魚隻像極是水中的螢火蟲,更將此護漁成果譽為「坪林人的驕傲」,從此坪林水中螢火蟲的盛名響譽全國。現在北勢溪、金瓜寮溪又是充滿生機,清澈的溪水,魚兒的游竄,美麗的景象已經恢復,坪林鄉全區區民的愛溪封溪行動,得到大自然的聆聽與回應,走訪坪林看著溪水和魚兒,彷彿聽到流水潺潺之中說著這段故事,提醒著要對大自然尊重。

續行觀魚蕨類步道

清澈溪水中不時見到閃閃銀光的魚群
台灣特有的苦花魚,像是水裡的舞者,曼妙翻滾、閃耀著銀色的光芒,因此被稱為水中的螢火蟲




金瓜寮優勢魚種為台灣鏟頷魚(苦花魚)、一枝花(台灣馬口魚)、石斑、明潭吻蝦虎、溪哥...等,當時的坪林鄉公所與鄉內居民,有感於鄉境內的北勢溪魚類資源大不如前,遂提出封溪護魚的想法,經過主管機關與在地居民的溝通,乃在台北縣政府支持下,於八十八年二月起公告封溪,禁止在坪林鄉境內的北勢溪與支流逮魚崛溪從事所有捕撈水生物的活動,並由居民自發組成巡守隊,定時在坪林鄉境內的護魚溪段內巡守,對在溪流中捕撈水生物的人士勸導或告發,經過兩年多來的努力,溪流中的魚類大幅增加,不僅帶動了一波波賞魚活動,也成為坪林鄉營造優質生態旅遊的利基。

台灣鏟頷魚
苦花魚,學名台灣鏟頷魚,俗稱苦花,泰雅族原住民叫牠蒂烈娜。分佈於全省各山地溪流,多棲於海拔三百到一千餘公尺的水域, 台灣鏟頜魚鱗片整齊,腹部結白,口部呈一直線,對水質的要求頗高,只能在水溫17至25度之間、汙染較小、水流量大的溪流中才能生存,括食附著在岩石上的藻類為主食。

一枝花
一枝花(台灣馬口魚)腹部灰白,體側自前鰓蓋的後緣至尾鰭基部有一極為明顯的藍黑色縱帶,性喜低溫而清澈的水域,泳力強,善躍游,分布於溪流較上遊河段之淺流、瀨或潭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